(资料图片)
云南网讯(记者 龙彦 通讯员 杨弋镭 方淇)2020年以来,云南大学“理解中国”育人计划先后开设《通过观察理解中国》《理解可爱中国》等主题课程,以“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国,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”为育人逻辑,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、民族观、历史观、文化观,不断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实干本领和实践自觉。《通过观察理解中国》课程于2021年获云南省首批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,2023年获国家级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。
据介绍,云南大学“理解中国”育人计划主题课程的设置,是一次“理论+体验+交流”的创新课程模式。课程由专家学者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方法和观点,指导学生构建起通过观察理解中国的知识体系,逐步掌握观察、书写中国的方法论。课程要求学校师生深入社会田野,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,让学生巩固加深对理论课程的认知理解,体验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。课程也要求师生互动交流,小组讨论碰撞,引导学生建立“实践—认识—再实践—再认识”的学习过程。
云南大学“理解中国”育人计划主题课程由多方共同参与授课,最大程度上发挥各自优势,形成育人合力。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6人,提供前沿理论、独到见解、多维视角;思政工作者和辅导员队伍10人,依托全过程育人优势,有效组织指导实践交流环节;人民群众若干人,与师生交流最广大人民的呼声、意愿,师生积极学习人民智慧、汲取人民力量。
课程聚焦“多学科理论+社会调研”等内容,向学生传授正确、全面地认识理解中国必备的哲学、法学、社会学、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及方法论。课程通过社会调研,引导学生正确分析、看待中国社会,掌握观察、研究的基本方法,独立撰写完成社会观察成果,培养社会观察的能力素质。
此外,云南大学“理解中国”育人计划主题课程还运用“沉浸式+体验式”的混合教学方法,打破传统、单一的授课模式,将理论讲授与沉浸式、体验式教学相结合,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,满足不同学生需求,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;为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课堂体验,引导学生从“要我学”转向“我要学”。课程还进一步着力打通学校“小课堂”与“社会大课堂”壁垒,不断拓展教学场域,增加教的主体,实现由单一教师讲授向团队授课转变,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,营造了合力育人的环境,丰富拓展了教学内容和育人资源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极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